xiaofancmu 2010-7-31 15:00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mcd1972 2010-8-2 03:31
我觉得跟儒家思想的影响有绝对的关系,也不能说是儒家思想,崖山之后无中国,这句话不是没有来由的,儒家思想可能在宋朝就已经消亡了,剩下的就是奴儒,或者是说儒家的血性基本已经被消磨完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家自扫门前雪,不管别人瓦上霜,身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等等这些奴性的或者是明哲保身的话,曾几何时成为了至理名言,逐渐的,小集团的利益,高于了集体的利益,个人的荣辱高于集体的荣辱。
记得上中学的时候,外面的小流氓到我们班上打人,全班都成了看客,而没有人动手帮忙,其实,对方只不过两三个人,我们全班男生至少20人,真要全动起手来,估计会是另一个结局。可悲的是,大家都怕惹祸上身,都战战兢兢的看着被打的人,千万别让人打到自己。同理,一个国家也就像我们这个班一样,同样是个集体,而根本没有集体荣誉和责任可言,有的仅仅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明哲保身的哲学。国家也是这样的吧,有着各种各样的利益群体构成,也有着各种各样的内部矛盾,但是在外敌入侵之时,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排除异己,通过敌人的手除掉自己的内部的矛盾,但是这个方法,汪精卫、吴三桂等人已经试过了,好像不怎么管用而且结局悲惨。也成就了全世界第一个入侵国军队没有被入侵国协助入侵国军队打自己国家的伪军人数多的一个怪现状。
四十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人是男儿?也是种悲哀,但也是种无奈,在收到外来入侵的时候,也有血性,也有激情,但是这种激情,总是难免的被后来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淹没,也就是我们的个人利益在作祟,眼前的东西挺好,我们要珍惜,不能随便的打破,只要不伤害到我的利益,谁执政,谁侵略谁,和个人没有什么关系,我照样可以妞照泡,舞照跳,但是,这些人只看到了开始,没有想到结局,结局就是,侵略你的人,掠夺你的人,不会在乎你是谁,或者你是谁的谁的谁,只是在乎你手中的利益,你的财产和你的妞。
清朝鸦片战争,英军多少人我不知道,但是清朝常备绿营是100万,还不包括蒙古骑兵。在鸦片战争中,英军伤亡数字好像是500人,而清朝军队,伤亡好像有两三万了吧,八国联军,这个就不说了吧,我觉得那不叫打仗,那叫伸着手被人胖揍,唉!连跑的勇气都没有了,人丢到这个份上还拍成片子,美其名曰看看外国人怎么欺负我们的。
明朝倭寇能从沿海打到南京城下,而且毫发无损,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抗日战争,通常是日军几百人追着中国军队几千人一路狂奔,我只能说这不是在打仗,用军事越野淘汰赛来形容更加贴切一点。总结下来,会得到一个和我们班男生一样的结果,我要保证我的安全,不能掺和进去,我的眼前利益不能受损失。只要他不打我,爱打谁打谁吧。其实,每次外来入侵,我们都能找到这些例子,千里大赛跑,一直跑到后方去,让别人去顶住,去承受损失,美其名曰保存实力。归根结底,都是儒奴的思想在作祟,但是,我们现在还是这样,我们被所谓的我们的计谋和策略遮挡了眼睛,有人在帮你顶着哪怕这个人力气再小,能抱住敌人一条腿,这会大家一起上,就是用抓脸,抠鼻孔这样大婶们的招数也能让外来敌人死的很惨,更别说死磕了。
但是,事与愿违,往往是有人在前面顶,在前面损失的同时,有一大批人在看一边脑子充满着阿Q式的幻想,一边战战兢兢的期待别惹祸上身,也有人在看,看着那个人消耗尽最后的力量,然后再乘敌人消耗,打一个翻身仗来显示自己的功绩成为大家瞩目的英雄,但是,自己的实力也不济,被人家一个一个的吃掉,抗战初期,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打的不可谓不悲壮,不英勇,但是添油战法,就是一个一个拉上去送死,打残一个再上一个。这样的打发从战役一开始就看到的结束。就这样,在所谓的计谋和个人得失观念的指导下,最后整个战场也就演变成了千里大赛跑,跑的南京也不要了。南京大屠杀,我觉得没有必要非得让日本人承认,我们自己记得就好了,不是喊两句人家就会理你,真实国家强大了,我们团结了,不在是小集团利益高于集体利益了,不在为儒奴的思想所左右,从新回到成则周武三千,败则田横八百的气势,那么到那个时候,日本会惦记着千万别让他们想起来还有南京大屠杀这档子事。现在喊没用,就是撕开伤口给别人看,也不是很光荣的事情。个人感觉,像街头要饭的使用的伎俩是一样的,博取同情罢了。其实,只要记得就好了。
什么时候能个人利益不在高于集体利益,集团利益不在高于国家利益,什么时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种思想成为耻辱的代名词,什么时候不在有个人英雄主义在作祟,我们就会强大,现在我们强大了吗?真不好说,看看我们的法制吧,法律是国家利益的代表,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公安局去通缉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实行媒体监督权力的记者,因为记者触犯了他们这个集体的利益,就公开的运用国家机器,去危害国家利益,这就不能用无耻来形容了吧,你还指望这些官员在阳光下去执法?一个地方的土地资源管理厅这样的执法机构,能悍然通过媒体宣布高级法院判决无效的闹剧,这个只是一个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极端的黑色幽默,保不齐,日本再侵略一回的话,这些官员会不会成立类似满洲国,或者华北自制政府呢?我们国家真的强大了吗?
[[i] 本帖最后由 mcd1972 于 2010-8-2 04:01 编辑 [/i]]
blue1982 2010-8-2 11:09
太多人一提过去就是封建糟粕,一提儒家就是压制人的思想。却不知道所谓封建的定义本身就被当给扭曲了,因为要适应马克思的5段论就硬是给中国秦以后按上封建的帽子。把被满清阉割的儒家当成是儒家一直的摸样,用来印证所谓的封建糟粕
武联制剂 2010-8-2 11:18
也不能只怪儒家文化吧。其实我看了看历史,美国佬强盛也就近100年的事,而他立国才200多年。俄国老毛子立国好像就400多年。短期内真的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强大似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蒙古帝国,在他轰然倒塌之前是没有人会去怀疑他的强大和结实性。其兴也勃焉,其败也忽焉。
儒家文化只是一种自保的生存文化而已,没什么值得指责的。强人要靠力量夺取江山,去要靠儒家思想来长治久安而已。
我们要做的只是等,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做人也是这样,一个国家也是这样。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就是儒家的大白话智慧。
lucifercon 2010-8-2 11:29
扼杀创造力的是被统治者捧起来的程朱理学,如果程朱理学就等于儒家文化的话,那么扼杀创造力的就是儒家文化好了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国家,从原本的黄河流域拓展到现在的疆域,再拓展就已经被天然的地理屏障给阻挡了
而本来在明末已经出现的资本萌芽也被野猪皮的入侵给打断了,往后的向海洋发展也成了泡影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禁锢奴性最大的一个朝代(五胡乱华和五代十国那是战乱割据),谁都知道奴性和民主开放是对立的,有这种统治阶级还能有什么好事么
lucifercon 2010-8-2 11:33
另外说一句,儒家那套还真就是表面上拿来做做样子用的
一朝一代开国后的休养生息,哪次不是内用黄老外施儒术,等到国家走上正轨到头来管用的还是法家那一套
儒家理论多空泛而少切行,教化子民倒是很好的,治国的话也太不顶用了
潮汐轮回 2010-8-2 11:34
感觉错不在儒家,儒家那么多年,中国多少“邻国”被灭,被同化的无影无踪了……所以说,多灾多难错不在儒。
nisidasabi 2010-8-2 13:54
中国要想成为发达国家,就要弃儒尊法,只有法家才是正道。儒家和佛家都是强调中庸忍让,最后就成为捆住自己手脚的绳子,不信就看对外政策。“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就等于变相出卖主权!!!
437196 2010-8-4 00:40
[size=5][/size]不同意楼主的观点
儒家本身并没有错,仔细研究孔子其人会发现其实他也算是一个热血青年,是比较激进的,可惜后世的统治者为了更好的维持他们的统治对儒家额教义一次次的修正与篡改,到最后(满清时)儒家已经被改的面目全非了,其中那些积极向上的部分已经被统治者抛弃了,流下的都剩下了文化的垃圾。
还有就是关于明朝,朱元璋的出身决定了他的国家与他所制定的国策都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例如重农抑商,例如他所创立的户籍制度,以及军事制度和科举制度,科举考八股文就是明朝开始的,而且朱元璋自誉为朱熹的子孙,故而对程朱理学极为推崇,而理学的盛行则扼杀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
说道科举就不得不说一些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应该说科举制度虽然从一些方面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使得寒门子弟有了做官的权利,但是科举本身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之中文章不重才能(这里的才能指的是实际的治国,安邦等各方面的才能),而科举制之前做官的基本都是世家子弟,他们从小就有着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得他们有着各方面的才能,包括治国之道。而科举培养出来的官员除了少数人以外大多都是只会写文章的庸才甚至蠢材,这样的人是无法安邦定国的。
还有就是关于贪官,大家有没有发现唐朝以前基本没有多少贪官,而自宋以后,直至明清两朝都是贪官辈出,究其原因,唐朝以前的官员基本都是世家子弟,家里本身就有钱,并不缺钱,所以当了官以后对于钱财看的比较轻,故而很少有贪官,宋朝本身官员俸禄高不需要去贪。而到了明清时代,科举制度发展到极致,基本上大多数官员都是寒门出身,这些人穷怕了,所以一上任就拼命的捞钱,而且明朝的官员俸禄太低,更是催生了这种现象,所以造就了无数的贪官,明亡的原因之一就是吏治的腐败。
[[i] 本帖最后由 437196 于 2010-8-4 00:57 编辑 [/i]]
霸王别腿 2010-8-4 01:31
道理都让6楼7楼的朋友说尽了,我只补充几句。
首先,统治中国的并不是只有儒家思想,儒释道三家是分不开的,只不过,儒家被官方利用的比较多,佛家则最受普通屁民的欢迎,而道家则是失意知识分子的逋逃薮。而官方也并非全都信奉儒家,汉初信奉的是黄老之学,唐代则道家的地位高过儒家,因为皇帝佬和老子同姓,而历代痴迷佛教的皇帝也不少,比如梁武帝。
其次,中国在清朝以前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强大就拒绝外来文化,众所周知,佛教就是来自印度,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结晶为回教,西洋文化早在元朝就已进入中国,明代中后期更是大量输入,只不过都被中国化了,不细心的人还以为这些都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文化呢。说到对外国的鄙夷,这是对本国文化引以为豪的正常表现,就像现在的美国到处吹嘘自己多么先进,但中国并不强迫别人接受我们的文化,而美国在这方面就显得相当霸道,说到底这是暴发户的心态。
6楼朋友把近代落后归咎于程朱理学,我认为欠妥,我们只要看看当时宋朝所处的恶劣的国际环境【有点像近代】,就知道程朱理学的出现也是势所必然,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道德约束【这种状况不幸在当代发生】,真不知道要有多少汉人甘当汉奸【这种状况也不幸在当代发生】。南宋是中国历史上产生民族英雄最多的时代,不能不说是程朱理学的功劳。导致中国文化走向僵化的重要原因是明代推行的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儒林外史》对这个问题谈得极深,可以参考。从此读书人皓首于百无一用的官方教科书,天天想着怎么写馆阁体怎么拆八股,有个笑话说当时的读书人连苏东坡是谁都不知道,他们也不想知道,因为苏东坡不会写八股文,可见其眼界之狭隘,思想之鄙陋。
近代中国之所以饱受侵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鞑虏的异族统治。“宁与友邦,不与家奴”这是慈禧的名言,也透露出鞑虏从来以为自己高人一等,没把其他民族当回事的心理,用现在的话说,是典型的民族歧视,这种歧视体现在方方面面,不要以为乾隆会胡诌几句汉诗就说明他多么的崇信中国文化了,《四库全书》与其说是在保存中国文化,不如说是在删改和毁灭中国文化。当然我们要把后来的满族和当年的鞑虏要分开。正是鞑虏的变态统治,让中国起码倒退了两千年,又回到奴隶社会去了。中国人自己是不是应该反思呢?是的,尤其是读书人,谁让他们被八股迷住了心窍。
心的村庄 2010-8-7 00:40
都说得很有道理呀,我的看法是;儒家思想从建国就基本屏蔽了,我们很少有人懂得其真谛!再有就是我们一直以行政命令式作为管理手段,领导一言堂,无法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限制了科技开发和进步!还有根深蒂固的一点,中国人穷了几千年,这些年可看着钱了,再上国外一些东西的诱惑和媒体的不良宣传,官员贪赃枉法,领导层处事不利,才造成表面光鲜而实际危机四伏的状况!
wyxking 2010-8-7 01:23
个人认为中国文化发展的分水岭是宋朝。宋朝以前中华文明是一个积极开放的文明,崇文尚武,绝对的世界领先文明。可是从宋朝开始,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开始重文轻武。战争需要是促进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而宋朝统治者委曲求全完全失去了这个动力。那个时候只有读书考取功名才是唯一的出路。渐渐的形成了人们死读书读死书的风气。而官场上这种迂腐之风盛行,上梁不正下梁歪,慢慢的使得民间同样盛行迂腐之风,乃至整个民族的文化都开始排斥创新。中华文明渐渐的失去了汉唐那种开放包容,积极进取的风格。
linling3210 2010-8-8 11:38
严重同意4#楼的说法 ,儒家思想不是关键的问题,那是统治者在转移老百姓的视线。我认为关键就是统治者(既得利益者)为了自私的维护自己的利益,严重的不作为,致使各种体制跟不上,且利用错误的信息误导群众,导致社会生产力上不去,人民精神境界不高。与中国相比,看看那些发达一些的国家,人家的法律、体制、经济、生活水平、人民觉悟等等与国内是完全不同的,这就是政府好好引导的结果。其实任何一种思想都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不能说儒家思想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富强。
posechang 2010-8-8 13:43
看了大家的帖子,这里牛人多啊,而且都很活跃,看得我心也痒了,我也大放厥词一番。
大家的观点和想法多种多样,我觉得这是好事,什么是创造力?那就是首先要对现在的事物产生怀疑,大家对这个事物有了怀疑,那么就会想,这个事物是不是可以通过某些手段来改变一下?如果改变了,这个可能对我们以后做事意义很重大,于是有人就去改良,在原有的基础上不停的改良,经过几代可能甚至更多代的积累,这个事物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量变引起质变,这个事物已经可能不是以前的A了,现在成了新事物B了。比如,以前有战车,最后不停的改良,中偶那个过明朝时期上面加上火器和火炮,就类似于现在的坦克了。到了一战时期,英国人正式使用了坦克,虽然那时候还很落后。
所以我想说的第一点就是:对现状事物的怀疑很可能就是我们创造新事物的第一步。
对于我们为什么多灾多难,我的想法不是因为儒家思想不对,也不是不能用儒家思想。而是我们一直是人治社会,而不是法制社会。
我们成功更多的应该是靠一个系统,一个制度,一个体系的力量,而不是单个人的力量,大家看看我们历朝历代,开始建国时,大将如云,名士如山,领导者英明,最起码也是领导力卓越的。但是他们建国之后,领导就在不停的想,这些家伙会不会某朝篡位啊,领导就挖空心思去约束,制裁他的伙伴们。比如宋朝,一个杯酒释兵权,结果武将不指挥部队了,南宋时期,赵构就派文将去领导军事,一塌糊涂。还有很多皇帝单纯依靠宦官,或者和尚或者道士,结果外戚当权,或者宦官当政等等事件。
所以当有一个英明的领导人的时候,我们的历史还是会光辉一下下的,但是,这个人挂掉之后,我们打开历史,我们就会很苍白,结果权利不停交替,朝代不停更迭。我们需要的事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有很多制度,而制度能够在很少被干预的前提下执行,所以监督体制就很重要了。
由于时间有限以及个人能力,对我的观点支持可能不够充分,先写到这里,以后再把我的观点充实。
tshbyj 2010-8-8 14:01
把什么事情都推到思想上,推到儒家文化上,这显然是不对的,中国的落后是因为美刚上世界的新趋势。
slixiang2008 2010-8-8 14:11
楼主这篇文章相当精彩。当年读书的时候我也在想,如果明朝不是重农抑商,而是大力发展商业的话今天的中国真是让人无法想象。可惜历史已经无法扭转。
andy7130 2010-8-8 16:25
华夏五千年,多少王朝 覆灭, 想起了 三国的那句话 :“话说天下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 当年唐朝的天下通知了多少年,如今的共产党回事如何。。。。。 心里没底。
z393881108 2010-8-8 16:32
近代指的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到1999年(五四运动)。1840年的鸦片战争 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1894年甲午海战 1900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看看中国近代战争吧,这几个大战有哪场赢了?又有哪场赔的少了?很多学者早就说了 清朝的统治本身就是中华文明的倒退,
我们先说下中国近代科技落后西方的根源:
实际上即使是明朝末期中国在总体科技水平上还是处于科技领先的。然后就是清朝入关了,大量的科技人才、技术、书籍毁损于战争中,实际上明朝已经大批量使用火器了,如果在鸦片战争时清朝的军队有明朝中期军队的火器水平,凭借人数和地利不见得会输给对方那种客串性质的军队。实际上当时中国落后的主要还是在军备也就是火器上,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努尔哈赤死于火器所以清朝皇族天生对这种东西有抵触性,而即使到一战的时候骑兵依靠冲击力还是步兵的克星,而清朝依靠的八旗精兵恰恰是骑兵,在加上并没有什么大的外患所以对武器的发展不重视也是很自然地。近代科技实际上最快的发展是在一战后,西方列强无论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在磨刀霍霍准备再次大打出手。战争总是科学技术的催化剂(现代科技实际上也是美苏争霸下得到跨越式发展的),而当时国内实际上还是军阀混战没有稳定环境,你很难想象一个战乱不断的国家能够研究出跨时代的科技吧。所以,从历史上来看清朝末期的科技落后有历史原因,更重要还是制度,清朝入关前是奴隶制末进入关内跟一个封建末的文明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融合它本身是进步了但是也造成了文明的倒退,而此时西方已经过度到了资本初期相当于领先了一个时代,清朝消化原来文明的科技文化还来不及呢更谈何发展呢?落后是自然地。
我们再看下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
1、从政治上看:
A、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压制商业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在国内设置重重关卡
B、封建专制走向末期,政治上日益黑暗腐朽,社会动荡,生产遭到破坏
2、从经济上看
A、原始的农业经济仍是经济体系的主体,商业经济的发展举步维艰,资本主义基本上被扼杀在摇篮中
B、即使是农业的发展也是时断时续,往往是朝代初期很重视,末期就受到严重破坏
3、从军事上看
A、中国的封建王朝发展的主要还是比较原始的军队,而西方的洋枪洋炮中国的武器根本没法对付
B、中国的军队军纪也比不上西方,特别是清朝末期,吸食鸦片让中国的军队战斗力大大削弱
4、从文化思想上看:
A、科举制度在其后期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弊端,特别是八股取士更是浪费人才,尽培养了一批奴才
B、当西方的文人思想家哲学家在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时候,中国的文人还在儒家文化影响下吟诗作对、歌功颂德、编纂《四库全书》
C、中国根深蒂固的重农轻商思想让很多人不到迫不得已时不去从事商业
5、从对外关系上看:
中国封建末期的王朝主要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打击阻碍对外贸易,导致中国人看不到也学不到外面的新东西新思想新制度,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生产技术革命的机会。
中国慢慢的落伍于世界了!
科技上军事上比不过人家,经济发展又不行 样样都落后,不打你打谁?像小时候老说的落后就要挨打。说白了造成近代中国的多灾多难,清朝最起码要付一大半的责任。
sxd_sunny 2010-8-8 20:04
不是儒家思想不好,而是使用儒家思想者不好,儒家思想好比一把枪,善者使之杀人为行善,恶者使之杀人则行恶,枪本身没有错
night000 2010-8-8 20:22
我觉得还是关键在于体制和思想文化的问题,悲剧的文化背景和悲剧的社会体制造就了悲剧的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