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的这个帖子,让人看得眼馋心痒,不禁让人意想他们几乎都是神人,而不是你我这样的凡胎。对他们除了顶礼膜拜,只能自叹不如了。最近,看了一期国家地理的节目,才恍然大悟:这些最早培养出来的尖子飞行员,从双翼的战斗机飞到单翼木头帆布蒙皮的战斗机,再到后来的全金属战斗机,从早期的飞行学校到1936年西班牙内战帮助佛朗哥进攻共和政府,对抗国际纵队的各式飞机,再到波兰战役的洗礼,练出了超强的飞行作战能力,然后马不停蹄进行大不列颠空战,再去东方作战,每个飞行员几乎没有歇脚,也就是说,他们几乎不停止地出击,飞行小时超多,技术也就越来越高。反观西方的飞行员,他们也有良好的训练,也有很高的飞行作战技术,但他们必须轮流休息出击,非到万不得已,不可连续不停地作战。显然,德国的飞行员在空时间比对手长得多!在战争前期,一对一的空战中,他们高出一筹,个人的战绩(个人击毁敌机的数量)高高在上。据称,突击对方的飞机(不算咬住了敌机),有效的射击时间仅仅十几秒钟,要求高度的集中精力和娴熟的技术。这里先不谈德国与敌对国飞机性能上的差距。但是,出击次数越多,被击落的可能性也要增大,连续地作战使得精力必然有不济的时候。这些精英们越来越少。后来,盟国采用长机僚机的二人机组对抗德军,飞机性能也不断提高,这些精英们越战越少!盟军的飞行员轮流上阵,特别优异的飞行员则被停飞,调到飞行学校当教练,培养更多的飞行员。所以到后期,德国的飞行员的素质不行了(日本鬼子也一样),空战就是一边倒。但个人战绩却无论如何也没法达到德军早期的精英们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