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榜 短消息 big5 繁体中文 找回方式 手机版 广 广告招商 主页 VIP 手机版 VIP 界面风格 ? 帮助 我的 搜索 申请VIP
客服
打印

酒后谈兵:“吴三桂”的艰难选择

大家往往在主观的一开始就给某个人贴上了好人或者坏人的标签,吴三桂如此,袁崇焕亦是如此,可是这样的做法正确吗,说袁崇焕是民族英雄可他也做了卖国的事,崇祯杀他时理直气壮的。而吴三桂,设身处地,我们自己处于那个环境又能做什么,怎样做

TOP

现在的最多的说法都是冲冠一怒为红颜,其实只是个幌子,吴三桂身为明朝驻外统军大将,焉能不知李自成和多尔衮当时的实力如何,他也明白投奔李自成即使封王封侯,地位也不会高过那些跟随李自成一起打天下诸如刘宗敏之流,自立为王还没有那个实力,有洪承畴祖大寿的先例,所以当时最好的选择就是降清,即使遗臭万年也在所不惜了,事实证明这三个抉择当中单纯从军事角度分析吴三桂选择了引清军入关是最明智的,起码他还做了几十年的镇南王,从需要讲,李自成不缺他那几万铁骑,多尔衮进取中原却需要他那样的前明将领的声望,故此,他选择降清无疑是最明智的,呵呵,绝不敢为吴三桂翻案,正如楼主所提酒后谈兵,大家可不要骂我~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ssTory 金币 +4 回复认真,鼓励! 2010-11-13 15:00

TOP

哈哈,大家都以为以农民起家得天下的只有两位:刘,主。却忘了还有最后一位:毛。

TOP

农民起义有其局限性,就是为了当皇帝,吴三桂还是狗汉奸。

TOP

以前看过一篇文章上面说李自成没有做开国皇帝的素质,个人认同此观点,如果大顺军的军纪再好一点,如果不是李自成分兵导致了力量削弱,如果李自成有良臣辅佐,也许历史真的会改写

TOP

如果当年不是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后面的历史肯定有不同.

我们也不一定现在能坐在电脑边上网.

说不定现在还在闭关锁国.

远离我们的历史,没有什么可以愤怒的.

以史为鉴,确是必须的.

TOP

这个好像不能完全怪他,小吴也不想当“汉奸”的,老李靠不住,小吴只好走第二条路了。只不过小吴
反复无常的种子已经埋下了,后来他背叛了满清,兵败身亡。

TOP

陈圆圆只不过是一个借口而已,吴三桂早就有自己的想法了,李自成占领北京后的确管理上极度的混乱和无序,这样的结果直接导致虽然推翻了明朝但是无法巩固自己的统治,另外在处理吴三桂的事情上不够聪明,如果顺利安抚了吴三桂,把清兵挡在关外,那么他就有时间巩固自己的政权了,可惜历史就是历史,走错了一步就是错了,谁也无法改变

TOP

李自成任由手下抢了吴三桂的家,是由其阶级性质决定的。大顺朝说是不纳粮,但钱是个硬道理。于是只能靠抄官僚的资产来实现。不抄家,对不起宣传的革命理论,对不起跟从的手下。
吴三桂的选择对他个人是最明智,但对民族是悲哀的,这是典型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的例子。
当在辽东奋斗的前辈和同仁们一个一个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被杀,仍在辽东坚守的关宁铁骑和他们的将领们其实知道他们的命运就是推迟末日的来临而不是扭转乾坤。其实崇祯死了,大明没了,未必不是总解脱。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ssTory 金币 +4 回复认真,鼓励! 2010-11-25 18:07

TOP

引用:
原帖由 581983 于 2010-10-30 22:53 发表
农民起义的局限性太大
李自成和朱元璋其实很像,唯一的区别就是李自成身边没有刘伯温
如果李自成身边有这么一个他能相信也有非常有能力的谋臣的话也不至于打下北京后完全失控
吴三桂也是够倒霉,反叛大明叛大顺, ...
朱元璋旁边有一群的地主阶层的知识分子,他代表了江淮地区的地主阶层,朱元璋已经脱离的农民阶层了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 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