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印度军工起步并不晚,而且和中国在起点上是差不多的,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情况,中国虽然也是基本上全部引进的俄罗斯战斗机,但是中国都是引进的图片资料以及部分实物为基础进行自我研发,这种方式非常慢而且见效慢——像是歼七的完整型号研制出来的时候都已经80年代了,歼八研制出来的时候已经基本落伍了,军队一直到80年代中期主要使用的坦克型号其实都是59——也就是苏联T54/55型号——的加强版或者升级版。但是这些也令中国军工体系的基础打的比较牢,当资金和从国外引进的新资料新技术投入使用之后,在新型武器的研究方面中国得以在之前打下的基础上快速跟进。
印度的情况相反,虽然起步和中国差不多,但是由于国内的外交形势比较好,再加上和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处于相对紧张的状态,所以军队大量购买国外的同时期先进武器使用,这样的后果就是本国的军事工业情况相对就差,积累的少,当开始要求国内军工企业开发和制造相对高性能和高质量的军工产品的时候国内厂家无法完成这一要求。
不禁想起了当年的大清和日本,清朝和日本开始发展海军的时期差不多,而且差不多同时完成了第一艘国产军舰,而清朝总结的是:“虽然是国产,但是所有材料都从国外购买,还不如直接从国外购买整舰”,而日本则坚持在购买本国无法制造的先进军舰的同时发展本国的造舰工业,结果是在二战前中国海军的主力巡洋舰宁海和平海号竟然是从日本购买的,而日本建造出了包括航母在内的所有海军舰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