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原帖由 sysbtm 于 2012-5-24 18:40 发表 
淞沪会战 战役上是败了 但战略上仔细看是 胜利了 而且大胜!!用30多万英勇中国军人的生命 换来了 ,一是让世界看看 中国人 是顶天立地的,为了抵抗法西斯我们用我们的血肉长城!告诉全世界我们行,我们敢,我们可以 ...
这种豪言壮语。唉。
淞沪会战失败后,为蒋介石的辩护的说法之一是“淞沪战役是为了拉西方列强下水。正是因为淞沪战役,导致西方列强卷入对华战争”。
事实上这就是一个谎言。813战役,蒋介石的确有这个打算,所以一开战,国军就攻入的公共租界,以此试图扩大战争,逼迫西方列强表态。但是公共租界工部局宣布中立,将苏州河以北地区划出作为战区,而主动收缩控制范围到苏州河以南的原先英租界地区。而中日在上海交战,在国民政府的要求下,虽然国联在1937年10月5日召开“布鲁塞尔会议”(当时《大公报》称为“比京会议”,盖布鲁塞尔是比利时首都),会上承认日本是侵略中国,并宣布国联成员国应当采取“一致行动”。但是此后就没有了任何下文,蒋介石又一次被国联忽悠。
而西方各国对于日本的反感,始于1937年12月13日的南京大屠杀,以及当时发生的“帕奈号事件”(12月12日日军击沉疏散美侨民的美国炮舰“帕奈号”)。也就是说在上海死战的国军牺牲,其对于西方列强的影响,尚且不如30万人民在南京城被屠杀来的有价值。
而如果以国人死难作为一个国家的道义“价值”,这个国家也太可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