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榜 短消息 big5 繁体中文 找回方式 手机版 广 广告招商 主页 VIP 手机版 VIP 界面风格 ? 帮助 我的 搜索 申请VIP
客服
原帖内容
ww5486

2008-11-18 19:35


不当诗要押韵,词和调都要求压韵!我们讨论的是平仄问题。
先要预设一个讨论的前提,不然,海阔天空,这讨论流于泛泛,就没意思了。如果那样,请军门唧唧主持各位高手神聊,俺去睡觉了!
预设的前提是:
诗词必须有韵,也应该讲究平仄!
但不可过分苛求平仄!因为这没太大的意义。

我没有说诗词可以不用押韵。17楼误解了。我的主张正好相反,讲究韵律,可以增加诗词的可读性和朗颂时的音乐感,是一种艺术美。古人在押韵方面的总结很值得今人借鉴。在这方面,刻板一点也不为过!
可我反对一味的讲究平仄!注意,是反对一味讲求!平仄也是古人在诗歌词曲创作中总结出的规律。其目的,也是让诗词有歌唱性,赋于艺术美感!但时过境迁,由于古音变化,这种规律有必要加以修正。但是!注意这个“但是”。但是平仄既然是规律,对今人的诗词创作是会起到好的作用的。这分两个方面来说:
第一、古人反对“三平调”和“骈入”是有道理的。我们来读这个句子:”请许姐姐与老蒋挤挤“。表意应该很完整,但读起来会把军门舌头咬破把唧唧牙齿……(不好猜测)。这是什么道理呢,就是赵元任说的“骈入”。把一堆上声字全部凑一块了。按赵元任的说法,上声入声字在远古,只作为“衬字”使用。我的解读就是,这两声的字,是今天我们平时说的“象声字”为主,或者乡俗俚语。所以,注意平仄关系,对诗词的歌唱性是大有好处的。
第二、话又说回来了。词格中,有些平仄关系,自然和词原来是拿来歌唱的,有它原有的曲调,要求注意歌唱时的习惯有关。但绝大多数平仄,是以原创这一格律的那首词有关。举例子说,唧唧老挂在嘴边的渔家傲为例,“神仙一曲渔家傲”,可见,先有了曲调,后来才有人把它凝固成格!晏老师作词的时候就知道他的文字将要成为词格了吗?再如“虞美人”,我想说,自从有了这词牌后,中国就不再产美人了。为什么呢?因为这原来是吟霸王妻的(不知道这里有虫没虫。军门唧唧给把一下关,尽管与你们为论敌,但还是要请你们俩帮忙!一笑。)霸王妻连四大美人都排不上,她都可以禅让,其他有谁再敢乱说话?!所以,李煜曾经贵为皇帝的主,都把这词牌献给“许多愁”,不敢再献给美女了。你见过玉环以后封过美好吗?也没有!扯远了吗?没有!我是想说,所谓词牌和平仄韵律是后人附会上去的。有些有道理,有些,根本就没什么道理!我们后来人,已经把没道理的东西都接受了,受你的(原创者的)要挟,从了你了,你还要咋样捏!如果真要一字不苟,我看,只有两个办法,要么后世代代都抄渔家傲,一字不许错;,要么,按平仄音韵写些根本不知所云的东西。这倒也符合现在音乐的规律。现在的歌坛,音乐很美,就是词儿听不懂!这才是扯远了。
第三、在保证基本符合音律平仄押韵的前提下,突破一下平仄,这种牺牲我看值得。不是没有古人先例啊。浣溪沙是写给中国第一美女的(有虫乎?),后人觉得不过瘾,不符合“气沉丹田做冥思状”的气功法则,来了个“摊破”。节拍都可以“摊破”?你想啊,有人唱着唱着,突然@@,发现多出仨字儿来,怎么办,音乐配不上啊,只好一个解决办法:把音乐停下来,用嘴说。您别说,这效果,借军门一句话说:“汗,汗极了!”。白乐天也大叫汗,不过,他叫得有韵律,他说:“此时无声胜有声。”!那,既然如彼,平仄“摊破”一下又有何妨。平仄自己都愿意,你们有什么不愿意的呢?!
累了,让我抽口红塔山,喝口普洱,再来跟你们计较!

查看评分记录

积分 用户名 时间 理由
金币 +24 唧唧不羁 2008-11-19 00:47 没有86兄唠叨,我还真的不能提高自己的认识 ...
贡献 +1 唧唧不羁 2008-11-19 00:47 没有86兄唠叨,我还真的不能提高自己的认识 ...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3 03:49